6月6日,《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发布,提出到2025年,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;到2027年,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底座进一步夯实,全国领先的算法体系和算力网络体系基本形成,在手机、机器人等八大门类打造超百款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,聚焦教育、养老等领域打造超500个应用场景。
“AI+千行百业”,将为广东带来哪些发展新机遇?为打造智能融合应用新引擎,形成经济增长新风口,《措施》提出赋能实体经济新动力、赋能智慧民生新体验、赋能社会治理新效能、赋能数字消费新业态、赋能各行各业新领域五大举措。
“AI+”与实体经济的融合,是先进生产力和行业的结合,既能提高各行业效率,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创造巨大市场空间。根据《措施》,广东将围绕工业、建筑业、农业、交通、能源等,赋能实体经济新动力。
比如在工业领域,推进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,以“机器换人、数据换脑”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;在智慧农业方面,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在产量判断、气象预测、市场分析等方面应用,建设数字田园和智慧农(牧、渔)场;在智慧交通方面,建设大湾区核心路网智慧运营系统,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搭建智慧物流“大脑”。
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,也将全方位改变人们的生活。根据《措施》,广东将围绕教育、医疗、健康、家政等赋能智慧民生新体验。比如,加强虚拟仿真、智能感知等装备配备,打造智慧教室、智慧校园;打造“智医助理”辅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;打造“平台+服务+产品+响应+监管”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。
广东还将围绕政府、城市、司法、安全、环保等赋能社会治理新效能;围绕养老、商务、金融、旅游、文化娱乐等赋能数字消费新业态;围绕科学研究、生物制造等赋能各行各业新领域。比如,加快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、商业航空、餐饮、房地产等各领域多元化应用,消费新场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品牌加速形成,劳动力进一步解放,人工智能应用相关新岗位大幅增加。
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